剛好出公差,要送文件到台中市政府,拍了在台中市政府前這美麗的聖誔裝飾~


 






今天剛好準時下班,就轉個彎來到新光三越,看看這傳說中的水晶球喔~ 要排隊就能進到水晶球內唷,去的時侯已經有人在排了.....照了一下就走囉!



很美很大型的薑餅屋~


超可愛又有氣氛的擺飾~


爸比今天帶回一個全部都是巧克力房子喔!是爸比的同學要送給真真的~ 





紐約召會兒童聚會教材


主題:  關於聖誕節的真理: 惟有基督,並非物質的東西,纔能使人滿



目的:  幫助孩子們瞭解為什麼我們不慶祝聖誕節。主耶穌基督是神睗給人類最好的禮物,所有物質的東西從來不能使人滿足,惟有主耶穌基督纔能

內容:

 I. 聖誕節 (Christmas)在聖經中並無記載。 聖經中從未提過我們應慶祝聖誕節,亦從未有過對「聖誕節」的記載。今天我們所見所聞,慶祝聖誕的節日傳統並非出自聖經的教訓。雖然聖經裡有關於主耶穌基督出生的記載,但慶祝主耶穌誕辰的觀念並非源自於聖經。在舊約時代,在主耶穌基督出世之前,神曾曉諭其子民要過一系列的節日(利未記 23:1-44)。聖經非常注重節日的特定日期。譬如,正月(亞筆月)十四日是踰越節。第二天,正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所守的無酵節。無酵節要持續七日(利未記23:5-6)。還有其他一系列節日,都有 其固定的日期。新約時期,神不命定其子民過這些節日,因為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真正的盛筵。我們只被教訓要記念主的死,每個主日都要藉著擘餅聚會如此來記念主。

 II.主耶穌並非出生在1225

1) 路加福音 2:8 說到,主的使者晚上向夜晚露宿野地看管羊群的牧人顯現,宣告基督的誕生。在巴勒斯坦(Palestine),羊群滯留牧埸直到寒冷多雨的季節,雨季來臨最遲在10 月底或11月初。羊群被帶回羊圈通常不遲於10月中,羊群不會滯留野地到12月底。 2) 主耶穌出生之時,該撒亞古士督(Caesar Augustus)出了一道詔諭,叫普天下的人都申報戶口,而且要各歸各城去申報戶口,(路加福音21-3)。為此許多人需要長途跋涉。巴勒斯坦地 區多山,冬夜寒冷,羅馬總督不太可能在隆冬季節將這一苛法加諸其子民。 3) 主說:「你們要禱告,叫你們逃走時,不遇見冬天或安息日。」(馬太福音24:20)這說明隆冬季節出行十分艱難,馬利亞產前不可能在那樣酷冷的天氣中長途跋涉70-90英哩。

 III. 聖誕節緣起於異教。異教徒是尊崇,膜拜或敬拜偶像之人。偶像是虛假的神。異教徒通常膜拜用木頭、石頭或金屬做成的偶像。他們也有些膜拜來自於大自然之物。 他們敬拜諸如此類之物,而非獨一的真神。「聖誕節」是第三世紀或第四世紀的產物。在此之前,1225日是異教徒敬拜他們所謂的神的宗教節日。古羅馬人在這一天慶祝「布魯瑪利亞」節 (Brumalia),亦即冬至,慶祝他們的有能多產神, 就是太陽, 再次升起 。他們慶祝這天是太陽神誕辰日  古代的波斯人也稱這一天是「米實羅斯」節(Mithraism),人們敬拜米實羅斯(Mithras),天上之光,也就是太陽。大約公元350年,羅馬帝國康士坦丁大帝 (the Roman Emperor Constantine)結合這些異教徒的風俗,將這一天定為基督的誕辰日來慶祝。今天,人們還保留如下幾種節慶的風俗:

 1)聖誕樹:在羅馬帝國康士坦丁大帝定規「聖誕節」之前,斯堪地那維亞人(Scandinavians)就有膜拜樹的習俗。實際上撒旦正是藉著膜拜樹而得到人的敬拜。在埃及,棗椰樹(date palm tree)被帶進屋內當做是一種宗教的象徵;在羅馬,冷杉樹(fir tree)上裝飾玩具用以慶祝農神(Saturn) 的生日;而且,蠟燭繫於杉樹上,喻示太陽的回歸。督伊德教的僧侶們(Druids)在樹枝上吊以鍍金的蘋果和其他供物,敬拜奧丁(Odin 意即木頭)。馬丁路德在十六世紀時亦推崇聖誕樹的習俗。 然而聖經上說:「以色列家啊,要聽耶和華對你們所說的話。/耶和華如此說,你們不要學列國的行徑,也不要為天象驚惶。/雖然列國為此事驚惶。/眾民的風俗是虛空的,他們的神是從樹林中砍下的樹,是匠人用斧子作成的手工。/他用金銀妝飾……(耶利米書101-4

 2)贈送禮物:起源於古羅馬人慶祝「瑟通奈利亞」節 (Saturnalia) 和元月份的「凱琳德」節(Kelends of January羅馬新年)。然而聖經上說: 「……不可看人的外貎,也不可受賄賂,因為賄賂能叫智慧人的眼變瞎,又能顛倒義人的話。」(申命記1619下)

 3)掛環 (Wreaths) 這也是羅馬新年「凱琳德茲」節的風俗,他們在新年贈人以綠色枝條,祝人好運。然而聖經上說:「那以耶和華為倚靠的,這人便為有福。」(詩篇 40:4上)

 4)聖誕老人(Santa Claus):這一習俗源於一個古老的挪威傳說,一個叫聖‧尼可拉斯的老人在聖誕夜向窮人分施玩具。

 IV. 忠信的基督徒的榜樣。.在主復活後,早期的基督徒不 慶祝聖誕節。然而,儘管忠信的基督徒致力於抑制這一潮流,聖誕節節慶和實行漸漸潛入人心,而且異教徒的習俗亦滲透到基督徒的「敬拜」之中。雖然如此,在那以後,總有一些基督徒明白這個節日的真正涵義早在公元230年,就有一群基督徒挺身而出,加以抵制。十六世紀中期在英國頒佈了幾個法令,禁止教會在1225 日舉行相關的崇拜和節慶活動。在美國,受清教徒(Puritans)的影響,新英格蘭地區在1659年也頒布法令禁止聖誕節崇拜。該法令於1681年被取消,但是直到1856年,麻州才將聖誕節定為法定假日。歷史上, 貴格會信徒 (Quakers)、基督教長老會(Presbyterians)、衛理公會(Methodists),、浸信會(Baptists)、門諾派信徒(Mennonites) 、 弟兄會(Brethren) 、和阿米許人(Amish 門諾派中的嚴謹派)原本不慶祝聖誕節。但是,最終他們都妥協了。

V. 我們的立場。大多數人承認今天 的聖誕節商業味太濃──節日的重頭戲碼是商品的買賣孩子們很早地就開出他們的願望單。父母們從十月份開始就忙於奔波各大商場,為家人和孩子凖備禮物。許多人為此入不敷出,捉襟見肘,變得非常沮喪。有人收到的禮物並非所願,得排長龍退換。人們尋求物質的東西來滿足他們。其實神最懂人的心和需要,祂想要充滿人成為人真正的享受和滿足。所以神賜給了我們最好的禮物──祂的兒子神讓祂唯一的愛子為我們捨命,使我們的罪得赦而得以享受神自己作我們的供應。這一份無私無暇的愛的禮物,祂只要求人白白地接受。


今天的禮物贈送通常是順從於肉體私慾的結果。人們贈人以禮為的是求回

報。同學間,有人也許會說他們會給你禮物,其目的是讓你同樣回他以禮。

人們在聖誕節期待收到贈禮,孩子們更是將之視為理所當然。他們通常會要

求最大、最好、最新的玩具。這就是貪婪,肉體的私慾。

 假如你能隨心所欲擁有商店裡和電視中所見的所有東西,你會因此而快樂嗎?所羅門王有過這樣的經驗。然而他說: 「凡我眼所要,我沒有不給的,我不禁止我的心有任何的享樂…誰知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;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」(傳道書210-11物質的東西絕對不可能使我們快樂,只有主耶穌才能使我們真正喜樂。

 詩篇中有很多章節都談到人憑藉主豐富的供應而得滿足。「耶和華是我的產

業,是我杯中的分…在你面前有滿足喜樂/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。」(詩

16:5,11)「他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」(詩篇36:8上)「卑微的人

必吃得飽足/尋求耶和華的人必讚美祂」(詩篇22:26上)主使我們的裡面得

滿足,也照顧到我們外面的一切需要,每天我們都應感恩


實際應用:


  1. 我們不應陷於節慶日的買賣之中。我們應認識到聖誕節如此商業化,是因為其取悅於肉體的私慾。當我們身處商家櫥窗展示和廣告等的輪番轟炸中,應該將心轉向主,為自己所擁有的感謝主,祂已為我們預備了所需。知所感恩的心一定很喜樂。
  2. 在舊約時代,神命令以色列人給予窮乏的弟兄(申命記157,8)。當我們看到或聽到有人缺乏時,我們要向神敞開並尋求神的旨意,看我們能為此做什麼。我們能將我們的時間精力或金錢獻給主來成為有需要的人的祝福。
  3. 主耶穌是神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。我們應為此感恩並單純仰望祂,而不是被撒旦帶進來的許多物質的東西轉移了視 線。既然我們是神的兒女,我們一定要識破敵人的詭計。我們應該獻上讚美和感謝,只有神配得「我心最愛」。如此而行,我們的心才會有真正的快樂和滿足。
  4. 即使我們似乎是唯一不慶祝聖誕節的人,我們仍不可隨波逐流。在過去的歷史裡,總是有少數人跟主站在一起。現在,如果我們願意,我們就是守住這真理的小群。挪亞就是一個例子。他相信神會使洪水來到,即使他從未曾見過那樣的景象,但他的信控制了他的行為,為此他花了很多時間來建造方舟。
  5. 我們需要凖備好。遇到有疑問的情況臨到時,我們不會被問倒。  我們應該清楚為何不慶祝聖誕節。而且應該預備好如何回答有關我們不慶祝聖誕節的立場。 我們不慶祝聖誕節的立場反而是一個很好分享主耶穌的機會。我們能因此告訴人們: 「基督要生在你裡面!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